1. 自然光最佳: 靠窗顺光或侧光,能拍出最真实诱人的食物质感。
2. 拍早餐选上午10点前,拍晚餐选下午4~5点: 光线偏暖,画面更有食欲。
3. 避免顶光和直射阳光: 易造成食物阴影杂乱或色彩失真。
4. 阴天拍摄也OK: 阴天等于自然柔光,反而更适合表现细腻质感。
1. 俯拍(90°): 适合摆盘完整的面食、甜点、早餐类。
2. 45°斜拍: 更适合立体食物,比如汉堡、蛋糕、水果杯等。
3. 平视拍: 拍拉丝芝士、咖啡拉花、冒热气,表现层次。
4. 三分法构图 + 对角线摆盘: 让视线自然流动,画面更有张力。
1. 桌布 / 餐盘 / 木质背景: 木纹桌、亚麻布、陶瓷碗是基础三件套。
2. 搭配原料素材: 比如牛油果边上放半个切面、撒点香料,增强真实感。
3. 加入手部动作: 拿勺子、倒咖啡、切食物,让画面有“故事感”。
4. 小物建议: 瓶罐、杂志、干花、报纸、饮品杯都能丰富画面层次。
1. 点对焦后拉低曝光: 防止食物高光死白,保留色泽。
2. 打开网格线 + 构图参考: 让画面排列更工整。
3. 用原生相机拍,保留最大清晰度: 少用美颜/滤镜拍摄。
4. 推荐模式: iPhone 用“人像模式” + 自然光模拟虚化背景。
1. 大光圈(f/2.8以内)拍虚化: 让背景模糊,焦点更突出。
2. ISO不超过800: 防止画面噪点过多。
3. 白平衡手动设置: 暖光调至 5000~6000K,颜色更真实。
4. 手持建议快门 ≥ 1/60: 防止抖动糊片。
搭配:吐司+鸡蛋+水果 → 配白色背景布和玻璃杯牛奶。光线来自左侧窗边,俯拍+手伸进取食动作,生活感满满。
用 Live Photo 或视频截帧记录冒热气、下菜瞬间。可配合侧光 + 暖调后期,表现“烟火气”。
适合用 45° 角拍出厚度、细节。背景建议简洁,搭配花朵或叉子提升画面精致感。
1. 提高亮度 & 对比度: 让食物轮廓更立体。
2. 饱和度适度+色温调暖: 让食物更有食欲感。
3. 局部提亮主食物区域: 引导视觉聚焦。
4. 推荐 App: Lightroom、Snapseed、Foodie、Tezza。
拍好美食,不是器材好就够,而是会选光线、懂场景、摆得巧、调得好。 哪怕用手机,也能拍出“让人想吃一口”的好照片。
下次吃饭前,别急着吃,先试试这些技巧出一组“好吃又好看的记录照”吧!